解读政策 寻求出路
发布时间:2011-11-25 17:28
2011中山小微企业融资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11月24日,由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山市金融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1中山小微企业融资高峰论坛”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来自国内的知名中小企融资专家以及市内金融机构负责人,就当前以及未来一年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解读和预测,我司总经理张志哲受邀参加该次会议。
据了解,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中,真正受惠的大多是中型企业,而小型微型企业得到的实质性扶持并不多。而融资难,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是一个如此复杂的问题,显然不可能靠市场的一方便可以解决。我司张总认为,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需要银政企三方的共同努力,除了政府在创新工具的价格上给予相应补贴,银行和融资担保公司还要将企业的无形资产纳入考核体系。
张总说,除了银行渠道,企业的融资途径还有很多,例如集合票据、公司债、集合债等,这类创新的工具可以从社会筹集大笔资金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但从目前来看,这类工具的成本较高,如果政府对这类产品在价格上能够补贴2到3个点,将会提高企业尝试这类产品的积极性。我司自开展业务4年多以来,在中山珠海地区的担保总额达到35亿元,但是户均担保额不算特别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司将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都进行综合评估,比如属于无形资产的专利证书和股权等,在反担保方式的创新方面进行积极和有益的尝试。
而在随后的讨论中多家银行高管以及与会嘉宾认为,国家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实行“定向宽松”的概率非常大,这将对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新闻背景】
小微企业:《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将中小企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而制定。
在工业企业中,从业人员1000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 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 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